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领导讲话
在《察哈尔史》研讨会上的讲话

 

 

潘小平

 

20101118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

在察右后旗察哈尔文化研究促进会的积极筹备下,经过与会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历时两天的《察哈尔史》第四次研讨会圆满完成了既定的任务,现在就要闭会了。研讨会上,武殿林同志汇报了《察哈尔史》前一阶段编撰工作的进展情况,钢土牧尔同志介绍了察哈尔史的研究成果;会议还确定了《察哈尔史》“名著”、“艺文”的题目以及人物传名目以及《察哈尔史》编审委员会,并就《察哈尔史——地名志》的编撰工作进行了部署。自治区的专家、教授对《察哈尔史》的编撰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视野更加开阔。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特别是在《察哈尔史》编撰的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共识。这是与会专家、学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大家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在此,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不辞辛苦并积极参与《察哈尔史》学术研讨表示诚挚的谢意。

此次研讨会时间虽短,但收效明显,比较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编撰工作进展顺利。从汇报情况来看,《察哈尔史》编撰工作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为下一步顺利出版奠定了良好基础。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按照这次研讨会议的要求和分工,继续抓紧时间编写,把该进《察哈尔史》的内容都编撰进来,为《察哈尔史》的早日出版问世作出贡献与努力。

二是确定了编委会组织机构。这次研讨会上,我们确立了《察哈尔史》编委会工作机构,确定了编委会成员。希望大家精诚合作,携手并肩,为弘扬察哈尔文化尽一份责任和义务。

三是确定了新的编写内容。地名是人类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赋予共同约定的语言文字代号,是人们相互交往的工具。地名是一种文化,其更替和兴衰的历史,深深植根于当地文化沃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和历史的变革,是反映当地历史的教科书。我们之所以安排部署《察哈尔史——地名考》的编撰工作,是希望大家深刻研究察哈尔地名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引起地名发生变化的原因,并从地名与人类的关系、地名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地名与文化心理、地名与古代的经济活动、地名与移民、地名与古代军事活动等方面揭示察哈尔地名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手段,使《察哈尔史》这部专著内容更加丰富、内涵更加详实。

四是确定了人物传的名目。千百年来,草原文化哺育、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作家、艺术家、天文学家、文学家等历史人物。特别是在蒙古民族的文化艺术星空中,闪烁着历史军事家裕谦、天文学家明安图、现代诗人席慕蓉等许多耀眼的察哈尔籍巨星。他们是历史的骄傲、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他们的巨大价值和启人深思的故事必须融入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使之转化成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希望大家站在尊重历史、教育后人的高度,加以认真落实,深入挖掘收集,如期完成编撰工作。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察哈尔地区是察哈尔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深入推进察哈尔文化研究,深化对察哈尔文化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认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全区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察哈尔文化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领域;深化察哈尔文化研究,合理有效开发利用察哈尔文化资源,推动察哈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每一位文化研究者重大而神圣的使命,同时,察哈尔地区各族人民对我们文化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也寄予了厚望。为此,希望大家要以此次研讨会为动力,围绕自治区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战略,潜心研究,勤奋创作,不断提高察哈尔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和文学创作水平,把《察哈尔史》这部历史专著创作成为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富有时代精神,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的文艺精品、传世佳作,为不断繁荣和发展察哈尔文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845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