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快速导航
新闻动态
国家级非遗项目察哈尔毛绣熠熠生辉

1.jpg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进行公示。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毛绣(察哈尔毛绣)通过公示期,正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并应邀于2021年6月在上海参加全国文化会展活动。

“察哈尔毛绣是古代蒙古先民的优秀文化,也是毡罽工艺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工艺文化的发展,马背民族原始图腾崇拜,人类与动物共生理念以及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传统美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我有决心和能力带领我的家人、亲传弟子和毛绣的爱好者,将这一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永世传承并走向世界。”当得知察哈尔毛绣通过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公示后,作为这一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萧掌柜不无激动地说。

据了解,察哈尔毛绣是目前我国唯一保持祭祀仪式的民族手工技艺,作品是用动物的皮毛中的锋毛,在传统的大经纬纱网上栽织而成的,写实、立体、粗犷、鲜活、能够真实再现动物的原生状态及蒙古族的工艺特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平面标本”。

2.jpg

毛绣(蒙语称作“索日哈图莫勒”,汉语意为“毛植”。)在元朝时期是代表身份和地位的物品。各个属国向大汗进贡时,毛绣是汗国主要回赠品之一。毛绣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并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特色。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完整的文字材料表明毛绣的历史情景和相关的演化情况,但是在蒙古国出土的一件毛绣《奔马图》和毛绣老艺人的口述中,证明毛绣工艺可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至800多年前。毛绣艺术的发掘和传承,对于研究蒙古族先民文化及民族工艺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jpg

近年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在历届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乌兰察布市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采取多项工作措施,使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推进。经过几年的普查、收录和申报等工作,乌兰察布市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四级名录体系。

4.jpg

日前,乌兰察布市文旅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相关组织及部门要继续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机制,支持社会团体组织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增强群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关注、挖掘、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将非遗资源与文化旅游产业相融合,努力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促使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地活下去。

5.jpg

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为自治区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态传承、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有助于提高自治区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民众的主体保护意识,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撰稿/吴志城

编辑/吴晓倩

摄影/刘立志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1304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