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察哈尔名人
民国之后各界名人
钢普日布
 

钢普日布19281986  笔名希惕利、奥登格日勒、纳木吉勒,察哈尔太仆寺右旗人,蒙古族小说家。幼年在家向祖父学习蒙古文和满文。1934年在本旗小学学习汉语文。19401943年,就读于张北蒙古青年学校。1945年考入张家口蒙疆中央学院学习。1946年赴蒙古国留学。1950年毕业于蒙古国财经学校,同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工作。他自幼爱好文学,于是在乌兰巴托学习期间参加了课外文学班,在策登扎布、巴斯图等蒙古作家的指导下学习掌握了文学理论和写作基本知识。钢普日布于1952年回国,在内蒙古日报社从事记者和编辑工作。1955年任政治文化编辑部副主任。1961年调至正蓝旗工作,先后担任文化教育局副局长、公社副社长、政协副主席,兼任锡林郭勒盟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委员和作协理事,自治区侨联委员。

钢普日布于19527月在《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发表了他的处女作《祖国啊,问候您》一首诗。之后,他致力于小说写作,发表了《在生活道路上》《最后一次见面》《在出生之家》《小侦探》《姐妹俩》《姑娘的》《在蜿蜒的上都河畔》等短篇小说。1955年,他的短篇小说集《集体力量》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57年,该短篇小说荣获全区文学二等奖。他的文学作品《致的是微笑》(诗)《决定性一分钟》(散文)《上都河在潺潺流动》(剧)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钢普日布遭到批斗,被诬蔑为“特务”“乌兰夫黑文人”“反动作家”和“顽固分子”,他的作品被说成是“毒草”,倾注多年心血的长篇小说《青年一代》(约25万字)和《草原之花》(约18万字)以及2篇短篇小说的手稿全被没收、烧毁。10年浩劫过去之后,钢普日布又拿起笔,重新走上创作道路,发表了短篇小说《追风马》及同名剧本。他的中篇小说《胡德尔河》于1975年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在生活道路上》《打猎第一天》《追风马》等短篇小说在蒙古国出版。他的短篇小说《孟和朱日和之口》于1981年荣获自治区文学奖。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1745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