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殿林1 苏仁陶格图2
(1.察哈尔右翼后旗档案局,2.察哈尔右翼中旗政协)
“九一八”事变后,内蒙古东部地区很快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侵略者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们很快把枪口对准了察哈尔地区。为了反抗侵略,保卫中华大地,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积极开展反帝爱国的宣传活动,利用国民党抗战派将领的爱国热情,扩大抗日力量。1932年,察哈尔各旗总管聚集到张家口的十二旗群办事处,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议案,要求成立蒙兵游击队。这些民族上层人士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其一,少部分人受了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影响,如达密凌苏龙、尼玛敖德斯尔、富林阿等;其二,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甘当亡国奴,需保护其生命财产;其三,当时察哈尔地区土匪猖獗,组建游击队可保地方安宁。
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虽然批准了十二旗群成立游击队的要求,但不拨军饷,不发枪支,一切由各旗自理。为此,察哈尔各旗只得向牧民群众征收马匹同国民党政府交易枪支,游击队员的战马则由入伍者自己解决。于是,在原来各旗察克达(警察)的基础上,察哈尔左右翼地区分别成立了左、右翼蒙兵游击队,左翼总队长是卓特普扎布,右翼总队长为富林阿。两翼游击队各自分东路、中路、西路蒙兵游击分队。在上述各分队中,人数较多,战斗力较强的是右翼东路蒙兵游击队,即长胡子部队。
达密凌苏龙是个传奇式人物。“癸丑年”的动乱中,达密凌苏龙在察哈尔八旗苏米亚的部下,从小队长升到团长,外蒙古军队撤退后,他率部到阿拉善旗流窜期间,恰遇阿拉善亲王塔旺布力扎拉被土匪围困。达密凌苏龙一声号令,众弟兄奋勇冲击,顷刻间冲散了土匪队伍,把塔王从危难中营救出来。塔王看到达密凌苏龙在成百上千人的骑兵激战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真是难得的英才。当他得知达密凌苏龙的处境后,劝他为当局效力,并答应在进京路经张家口时,向察哈尔都统举荐。1917年,达密凌苏龙果然充任了乌滂守备队队长之职,并兼任了正黄旗十二苏木佐领。1922年秋,奉军主帅张作霖出于混战的需要,让其部下四处抢掠财物。这些官土匪比地方上的小股土匪凶恶十倍,仗着他们人多势众,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一次,奉军的一个营在达密凌苏龙的营盘附近围困了一支官方商队。达密凌苏龙接到求援信后,立即率部赶到出事地点。他让商队把几十峰骆驼围成一堵驼墙,让部下利用骆驼做掩蔽,把枪架在驼峰间,取下毛瑟枪的红缨口帽含在嘴里,向奉军拼力还击。
奉军在即将得手之时,被这突然的阻击打慌了手脚,领头军官举起望远镜一看:视野里“驼墙”内的对手们的下颌部都飘着红胡子。他惊呆了,又让部下观察,部下也确认无疑。这究竟是什么队伍?领头军官心里嘀咕,再看自己的部下被撂倒不少,便下令撤退。
达密凌苏龙立即命令部队在马桩前集合,待奉军的炮火一停,他指挥部队在马侧藏身追击。撤退中的奉军发现一群马突奔而来,在他们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时,马队已冲入溃退的军中,伏在马侧的人突然跃身而起,纵马挥刀,砍杀起来,奉军猝不及防,一营人马死伤过半,余众狼狈逃遁。此后,察哈尔各旗境内有红胡子兵骁勇无比的传说,遐迩闻名。其实,达密凌苏龙一行人并没长胡子的,奉军看到的是他们含在嘴里的步枪口帽上的红缨子。长胡子指挥有方,部队勇敢善战,确属事实。
1933年,共产党组织根据达密凌苏龙部队善战的状况,决定让纪松龄潜入该部,以期把该部队引上抗日救国的道路。纪松龄原是正黄旗十二苏木孔督,蒙名赛胜阿,早年参加革命。达密凌苏龙非常欣赏他的才干,把他当作自己的贴身幕僚和智囊,让纪松龄单独住在自己的东厢房里,纪松龄为了感化乃至掌握这支部队,他经常深入到官兵中间,向他们灌输抗日爱国思想。他反对打骂士兵的旧军阀作风,将革命部队的作风十分巧妙地渗透到军营的各个方面,深得官兵们的拥护。他根据长胡子部队是达密凌苏龙一手培植起来的地方武装,部队的骨干均是长胡子的拜把子弟兄,达本人又能取信于众,十分重视做达本人的工作。同年五月,达密凌苏龙在纪松龄的影响下,欣然参加了绥察抗日同盟军,并代理福林阿骑兵军的军长职务,率领右翼蒙兵游击总队参加了察北抗战,该军当时为吉鸿昌将军的下属。同年六月,达密凌苏龙同纪松龄根据抗日同盟军前敌指挥部的命令,率领东路蒙兵游击大队抵达察北重镇商都。不久,中、西两路蒙兵游击大队也到达商都于东路合兵一处,他们唱着成吉思汗出征歌,威风凛凛地开出商都,奔向了抗日战场。
日本侵略军占领热河省后,驻守察北重镇多伦并准备侵犯察北的伪军有刘桂堂3个旅、张海鹏1个旅、李守信两个旅。张海鹏部原本是辽宁一带土匪,后被日军收编为伪满正规军,张是日本关东军的心腹,曾出任热河省省长。他为了替其主子效犬马之劳,特地委派爱将王永清率部在沽源县境内拦击抗日同盟军。同盟军前敌指挥部把攻克王永清的任务交给了达密凌苏龙,主力部队进攻多伦。达密凌苏龙同纪松龄率部沿上都河(即闪电河)南岸绕过沽源县城,赶到王永清的背侧,在平定堡与沽原县之间的山地里向敌发动了攻击。察哈尔八旗蒙兵游击队冒着滂沱大雨包围了王永清伪军司令部驻地,先由十几名游击队勇士纵马奔驰到司令部盘踞的大院门侧奋力向院内射击。驻司令部的近200多名敌骑兵乱作一团。这时,达密凌苏龙的大队人马乘势冲击,经半个多小时的激战,王部仓惶败退。这一仗大长了同盟军的锐气,大灭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王永清部自此一蹶不振,退到热河省境内。
察哈尔蒙兵游击队在察北配合主力英勇作战,打了不少胜仗,但是,蒋介石卖国集团竟驱使宋哲元军把枪口对准了抗日同盟军,冯玉祥将军也被迫离开张家口,同盟军浴血奋战夺取的多伦城也不久失守,轰轰烈烈的察北抗战就这样结束了。日本侵略军再次侵入察东地区。
蒋介石集团对日本侵略军的退让政策,激起了察哈尔八旗爱国上层人物和蒙古人民群众的反对。太仆寺左翼牧群总管善济弥图普(汉名致远)愤而辞官归乡,誓不为日军效力。
绥察抗日同盟军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支持下组织起来的。中共内蒙古特委在张家口组织了“蒙汉抗日同盟军委员会”协助冯将军组织民众,筹集了抗日物资。虽然察北抗战最终失败了,但是抗日将士们的英雄业绩将永远载入史册。
文章来源:《察哈尔文化》专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