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温馨提示:今天是

学术论坛
学术成果
民族团结是孕育民族文化的土壤

吕德胜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辉耀下,民族地区处处呈现了经济繁荣、政治安定、文化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喜人景象。经实现历史性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民族文化研究和展示风生水起,各族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3年3月,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把握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系统总结50多年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上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一大创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的确立,为解决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明了方向,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随着形势的发展,民族团结教育要坚持与时俱进,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对此,自治区党委做出决定,当前要把强化“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作为民族团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四个认同”,是马列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的具体体现,是民族团结教育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党所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几方面含义:1.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2.维护促进民族团结;3.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4.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文化,就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层面。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法律条文,规范约束机制等属于制度文化的范畴,它是维系和促进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规约与发展的重要纽带。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和独特文化气质。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党和国家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还专门成立了管理民族事务的工作部门。为了管理好民族事务特别是民族文化事务,从民族工作意义上对民族文化的内涵和范围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

民族团结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繁荣有着内在的联系。民族团结是孕育民族文化的“土壤”,它能更好地为民族文化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水分和营养”,从而不会让民族文化被民族纷扰所“异化和断裂”;它肥沃的“腹地”滋润了民族文化的丰饶,进而为弘扬民族文化编织了最为理想的环境,呵护着民族文化茁壮成长,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繁荣提供着必要的条件。反过来,民族文化是扎根于民族中团结的“常青树”,它的“根深叶茂”夯实了民族团结的“物质结构”,使民族团结这一“土壤”更加趋于稳定,不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从而使民族团结更加“丰硕和生动”。

我们党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使数万同胞遇难、数百万人痛失家园,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地震天不塌,大灾有大爱。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传播着血浓于水的中华民族骨肉亲情、民族大义、文化大同、无疆大爱,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国主义精神,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果,是党富民强国大政方针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的强大力量,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空前高涨。实践证明,只有各兄弟民族手挽手、心连心,团结一致,才能众志成城,抵抗自然灾害,克服前进过程中出现的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维护各民族利益是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的底线,在此之中,有效地传播民族文化又是民族团结生命价值的再现。这就要求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爱民族文化,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民族文化。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各民族的兴旺昌盛;没有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发展就难以得到孕育。60多年来,在民族团结的抚育下,民族文化遍地生花。为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适应自治区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建设民族文化大区的战略需要,察右后旗适时提出了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大旗的战略构想。察右后旗有许多文化传统是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体现,因此,本旗始终致力于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建设、展示察哈尔民族文化,有效地促进了民族团结。以民族建筑、服饰、风俗、生活形式和宗教信仰与生产方式等为依托,集中展示了民族风情,挖掘了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潜力。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盛会不但有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活动,而且文艺表演和文化聚餐依然热闹非凡、喜庆意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致力于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培育,将使民族文化更具生命力。察右后旗察哈尔广场用休闲式的功能和文化传播的理念,把生态维护和察哈尔文化有效的融和起来,胜景常新,处处彰显着无穷的生机和魅力。由察哈尔文化创意公司设计的察哈尔苏勒德文化园有两辐画面波澜广阔、美不胜收:察哈尔蒙古族西迁新疆戎边的图像风貌独存、寓意非凡,最能体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革命烈士察哈尔“三杰”(纪松龄、莫杰、贺志远)的英雄形象气贯长虹,他们的英雄壮举让人荡气回肠。这些即将向民众开放的“文化盛宴”和“精神大餐”对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教育下一代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都有着广阔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政治基础,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祖国分裂、民族冲突是各族人民之祸,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团结是力量,团结是财富,团结是生产力,团结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经过民族团结孕育出来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血液,是民族的DNA。民族文化本身就蕴含着这个民族的历史与成就,是民族团结缔造了民族文化的兴盛之花,香飘九州。我们不仅要保护好民族文化,还要发扬民族文化,只有民族文化才能证明我们民族的伟大,只有保护好民族文化才能让民族团结永不褪色。            

文章来源《察哈尔文化》专刊2014.1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察哈尔文化研究会
地址: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        电话:0474-6209013        传真:0474-6586648
邮编:012400        邮箱:nmgchher@163.com         蒙ICP备12003451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23532353